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一段惊心的话 (第1/2页)
第八章 一段惊心的话 二十余匹快马自下关城郊急奔采石。 已近黄昏,快马转入一道山峡,山峡上站有无数哨兵,再转一条狭道,道旁茅草高耸,隐有伏兵无数。 “大胡子”张镇缺似对虞将军这些训练出来的精军十分满意,一路上不断说明兵力的部署,方振眉也倾耳静聆。 日暮时刻,已抵达虞允文将军之大营,虞允文身边之另一爱将“飞椎”查禄出营相迎,见方振眉,十分欢喜,长揖拜见。 方振眉忙下马相扶,不让他施礼。虞允文将军也已在帐中,等候多时,见方振眉,更是欢欣。 方振眉本于三年前,曾在某次虞允文遇难时,倾力相救。虞允文一来感激方振眉救命之恩,二来对方振眉坚拒不受赏,对方振眉的武功人品等,极为赏识钦佩,曾以高官许之,无奈方振眉毫不动心;至于方振眉也觉得虞允文文武双全,又无高官架子,为人豪爽,为国尽忠,所以也十分心仪。 这次金侵淮北,方振眉此来正要与龙在田会合,再会同虞允文,不料阴差阳错,青烟子等要劫持方振眉,方振眉佯被暗算欲探其巢xue,但虞允文军力四布,早已发现方振眉已至下关,虞允文正大为奋悦,不料又闻方振眉被人所乘,急派爱将张镇缺营救,殊不知反而误了方振眉之计,造成了方振眉未遇龙在田,倒先会见了虞允文。 张镇缺营救方振眉之经过始未,张镇缺因知主帅定必十分心急,早已先遣快骑详加报告了。虞允文一见方振眉来到,喜而笑道:“兄弟,想煞为兄也!” 方振眉上前拜见,虞允文趋前扶住,笑道:“咱们情同手足,还来这套,岂不是小看我虞允文人乎!” 方振眉笑道:“我一下淮北就劳将军遗人相救,拜谢总是天经地义的事。” 虞允文大笑道:“兄弟你不谈这个还罢,若谈这个,倒是为兄误了你兄弟一次大事。兄弟你做事,真教人莫测高深。” 方振眉谦和地笑道:“此乃小人多诈,虞将军烛照自明。” 二人欣然大笑。“大胡子”张镇缺、“飞椎”查禄二人也陪席在座。方振眉只见营帐内烛光高照,营帐被风吹得绷实实的,随着烛影而顿错晃动,营外两排持戟武士,个个熊腰虎背,轩眉锐目,正是为国出力,尽忠尽义,保卫江山的大宋好男儿。营内熊胆虎酒,琼浆玉液,正有征人的豪迈与悲壮,当下举杯与虞允文等畅饮。 不过二人虽久别重逢,但大敌当前,江山未复,二人都不求酣醉,只带三分酒意。虞允文与方振眉于夜色山风中上虎冈,远眺山下,其时风急云低,凄月当空,只见山下营帐数里,灯火点点,对岸又有隐隐营连,不知有多少军队。 虞允文长髯飞动,指着远方道:“这是我们的国土,而今被金人所占领了,我们一定要拼尽了一切,把这大好河山收复。” 方振眉仰视长空,白衣于山头上翻飞,眼见虞允文的部下守备森严,井井有条,但征战经年,又正临国破家亡之际,大家的心头都是冷肃的、沉重的。 远处不知何人吹萧,江水映动灯光、两岸对峙得十分凄楚。 方振眉长吟道:“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两人想起多少人在战乱中散失、离落、多少人忍辱偷生,多少人无家可归,一场战争,又不知多了几许征人的骸骨,白了多少盼人的青发。恨只恨金人强侵豪夺,而全国每一处、都有着赤胆忠心,不畏强权的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奋斗到底,绝不屈服,两人不禁唱起岳武穆为秦桧所害前那首慷慨激昂的词: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两人正吟得十分激壮之际,忽然明月清华下,青松数峰间有黑衣人一闪而过! 那夜行人一闪之际,虞允文身旁的方振眉已不见了,只留下一句话:“保护虞将军,回大营去!” 再抬头时只见那黑衣人背后己多了一个白衣翻飞的影子。 白鹤一般紧追其后。 虞允文长叹道:“…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劝尔一杯洒,拂尔裘上霜。尔为我楚舞,我为尔楚歌,且探虎xue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好个方振眉!得友若是方振眉。夫复何求?”此时查禄、张镇缺早已招呼军兵上来,卫护虞允文归营。虞允文惟有浩然长叹。 金太子一行七人,勿匆走过街角,锡无后阿谀关切地问道:“小王爷伤得怎样了?” 夏侯烈一声冷笑,喝道:“你长了狗眼不成?区区宋狗的剑法,怎能伤得了太子?” 锡无后满脸狐疑,仍然回答:“是是是…?” 金太子缓缓转身,道:“我是有意挨龙在田一剑的。” 锡无后奇道:“小的实在愚拙,不明天机…” 金太子冷笑道:“龙在田也看不出来,何况是你了” 喀拉图双目滚睁,瞠目道:“太子为何放过那老头嘛?既然太子没有受伤,让洒家回去搏杀了他们!” 金太子冷笑道:“我自有用意。夏侯烈可知?” 夏侯烈恭身道:“据卑职所知,太子此举是要令淮北这一带的武林中人生轻敌之心,参与明日比武盛会,方予一举歼灭。不过此举可能有更深用意,卑职要向太子请教。” 金太子投给夏侯烈欣赏的一眼,道:“回去后,好好养伤。” 夏侯烈躬身拜谢道:“多谢太子厚爱,卑职这一点小伤,还算不了什么。” 要知道金太子这一声嘉许,夏侯烈回金营之中有多少享用不尽的富贵荣华,无怪乎夏侯烈也为之动容,就连完颜浊、喀拉图也满脸倾羡之色。 金太子微哂道:“龙在田的剑法确实不错,但已挨了我一记‘轻烟掌’,明日之战,已是强弩之未。” 夏侯烈稽道问道:“只是卑职仍未明白,何不先杀龙在田,更赴明日之约?” 金太子道:“龙在田一死,淮北武林中人自知战胜无望,可能避而不战,引不出方振眉,那我们的真正计划,就无法实行。 淮北武林豪杰若都到聚于虞允文身侧,的确是大费周章,况且方振眉迄今尚未出现。所以我假装以掌换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