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5节 (第1/3页)
第05节 归州路平蜀大军,未到江陵,先发兵符,调集水军;既到江陵,刘光乂听从曹彬的主张,在府城西北十五里的龙山——桓温重九登高,孟嘉落帽的地方驻札。中军大帐一立,第一道命令就是约束合营将士,非奉命令,不准入城。都监曹彬,亲自执掌军法;令出法随,决无通融,没有哪一个将校士卒,敢于以身试法,所以江陵城里的百姓,竟有不知道城外连营扎寨,一两万军队已开到了的。 在行军途中,刘光乂与曹彬已经商定了水陆并进作战计划。第一个主要目标是夔州,破那里的镇江敌棚,皇帝已有指示,用步军奇袭,战船夹攻,但夔州之前有巫山,不破巫山,到不了夔州。因此,一到江陵立即召开的军事会议,首先要研究的,就是攻巫山的方略。 除了刘光乂和曹彬以外,参加这个军事会议的,只有五个人,步军都指挥使李连卿、马军都指挥使张延韬,先锋都指挥使高彦晖、战棹部署武怀节、战棹左右厢部指挥使杨光美。他们是步军和水师两方面的首脑,得以参与所有的机密,因而对于情况及任务了解得最清楚——归州路的任务,与凤州路比较,最大的不利,在于三峡天险,顺流而一,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里如在咫尺,相反地,逆攻则滩夫牵舟而上,步步吃力就是步步皆险;兼以冬令水浅,所谓“瞿唐大如象,巫峡不可上”循江上溯,越发困难,何况守瞿唐的又是蜀中的名将高彦俦。 然而开国之将,意气凌云,越是任务艰巨,越有跃跃欲试之意,所以会议开始,一入正题,年逾七十的高彦晖,便掀着白髯,大声说道:“职责所在,拔巫山,须让我建第一功!” 先锋的职务,自然是打头阵。高彦晖的话,理直气壮,驳不倒他;但事实上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位白须老将去打出师的第一仗。因而彼此面面相觑,作声不得。 “怎么?”高彦晖姜桂之性,老而愈辣,看大家的神情,颇为不悦“廉颇虽老,犹堪一战;御笔亲点的先锋,还会错吗?” “老将军,话不是这么说。”刘光乂急忙劝慰:“我们从长计议。” 这时曹彬已想好了一番话,不等高彦晖争论,抢着说道:“老将军听我一句话如何?” 两位主帅,口口声声称“老将军”高彦晖倒觉得自己的盛气,迹近凌人,未免失态,于是离座一揖,略带惶恐地答道:“请副师和都监请示!” “请坐请坐,”刘光乂伸一伸手说:“且先听听曹都监的话。” “我是枢密承旨,常侍御前,官家的意向,我能测度;老将军可明白么?” “倒要请教。” “御笔亲点老将军为本路先锋都指挥使,原是借重宿将的威名。” “喔,喔,”言语动听,高彦晖气已平了一半,躬身谦讲:“这不敢!” “再则,官家早已料定,这出师第一仗,人人要争首功;正望勋业彪柄,秉性谦冲的老将军,来做个榜样,如何反不容后辈出一头地?老将军你错了!” 高彦晖掀髯大笑:“我错了,我错了,都监责备得是。” 一场纷争,为曹彬三言两语,圆满解消。刘光乂深怕刘廷翰和李进卿又起争夺,便不容他们开口,先作调停:“立功的机会多得很,各位不必争。凡所部署,莫非求胜,谁打头阵,暂且搁下再说。我要提醒各位,”他的脸色显得很凝重了:“巫峡一关,非轻易可以闯得过去,大家先听一听曹都监的敌情报告。” 于是曹彬根据最新的谍报,作了一番简明扼要的分析,自归州以西的巴东到巫山,沿峡江北岸的巫山十二峰之间,蜀军分驻松木、三会、巫山三个穷砦防守,守将名叫南光海,驻三会砦居中指挥,所属有步军一万,其中七千分布于北岸三暮,三千驻巫山县对岸的南陵渡。此外有水军四千,战舰三百,由“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宏率领,归南光海节制。 守兼州的蜀军不算在内,敌方兵力已有一万四干之多,而劳师远征的归州路,马、步、水三军,总计才得两万人,前途似乎未可乐观。但是在座清将虽不敢轻敌,却全无怯意,每一个人都相信自己部下的健儿,严格的训练加上旺盛的士气,以一当十。非不可能。 看到他们的自信的脸色,刘光乂和曹彬都觉得十分安慰,两人交换了一个眼色,曹彬在取得默契以后,宣布了作战计划。 “照当前的形势看,以智取为上。不战而屈人,固然悬的太高;不过出一支奇兵,先破三会砦,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则松木、巫山两砦以及对岸南陵渡的敌军,甚至他们的水军,闻风投降,应该不算如意算盘。”曹彬略停一下又说:“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