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我是我自己的陌生人 (第2/3页)
窗外一缕金色的阳光正好斜射在他的脑袋上,那卷卷曲曲的头发看上去似乎是热带雨林丛中的一个毛绒绒的鸟窝。 他终于注意到我不停地盯住他的头发看时,便不自在起来。他不住地把手指插进头发里捋来捋去,肩膀神经质地耸动,好像那衣服穿在他的身上很不合适。 从他闪动的眼神,我可以看出,他对于我如此专注的目光,感到疑惑不解。然而,我的目的就是使他疑惑不解,正如同我对于他的目光的疑惑不解一样。 T的确是一个怪异的男人。那个时候,我自然是不能够理解,一个傲慢的大男人的敌意,往往是出于一种他自己也不能明确的狂妄的热情。那一种诋毁和愤怒的力量,实际上与他对于对方的向往倾心是成正比的。如同一个男人的献媚或热情.往往是出于他骨子里面的敌意,而不是出于爱恋,这是同样的道理。 许多男人就是这么一种矛盾、暴烈、神圣不可侵犯的人。 无论小学还是上了中学,我一直与身边的人隔着一道深深的裂沟。我们那时候,所在的班级是从小学“一锅端”升入中学,应该说,所有的面孔都是熟悉的。但是我始终像一个外来人一样,无法参与、渗透到他们当中去,我始终在他们的群体之外,承受着一个异乡人所需要担当的被驱逐在外的感受。而其他梳着小辫子或者理着短发的小姑娘则安全地混淆在一种群体的欢乐中。学校成为她们的家园和天堂。而我却毫无这种感觉。 与群体融为一体的快乐,是我永久的一种残缺。 我清晰地记得学校里那些淡棕色的有着木质条纹的桌子和椅子,记得玻璃黑板与劣质的粉笔摩擦时所发出的刺耳的尖叫,记得我的位子在临窗第三排的左边,更记得每一件侵辱了我的自尊心的事端。但是,我对于与这个团体或其中一部分人扭合一起发生的什么,却没有多少记忆。 许多年之后,当我长大成人,读了卡尔。瓦伦丁的《陌生人》的时候,才明白了一个人并不一定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才成为一个陌生人。因为一个陌生人感到自己陌生,才成为一个陌生人。也就是说,只有她感到自己不再陌生之时,她就不再是一个陌生人了。这当然是一种说法。另外,我倒是以为,一个人直到她明白懂得了她身边的一切事事物物时,对她来讲,没有什么是陌生的了,她就不再是一个陌生人。 所以,在我的学生时代,我和我的学伴们无非是彼此陌生的熟人。 实际上“陌生的熟人”这一形象,在后来的许多年之后,一直伴随着我。 炎热的夏天,我在家里经常穿一件长长的大背心,盖过屁股,连衣带裙,穿在身上旷旷荡荡,我的肢体大部分裸露着。这使我有机会观察到自己身体的变化。我对着镜子长时间地观察起自己,这动机起源于T对于我的脸孔和胸部的怒视。我忽然发现,我的确有了某些变化,这变化首先发生在我的胸部,我觉得那里变得丰满突隆起来。我连续观察了一些日子后,感到里面像有一块发面头,使得那里一日日发酵膨胀起来,并且,我感到从未有过的隐隐的胀痛。 这个发现,实在使我觉得奇怪。 这时,刚好我家前院有一姓葛的邻居家的女人得了乳腺癌,据说是洗澡的时候自己摸出来的,她摸到里面有一个yingying的疙瘩。也有人说,是她的男人在一天下雨的夜里摸出来的。闷热和缠缠连连的雨声使得他无法入睡,他就闲极无聊地仔仔细细抚摸他的女人,结果就摸出来异样。总之,她去了医院检查,几经验证,最后诊断为癌症。 我听母亲说,她已经做了一个很大的手术,医生把她的两只rufang像摘树上的柿子似的都挖掉了,并连带腋下的大部分淋巴一同摘除。一个无胸的女人,平坦得犹如一块切菜板,在闷热的伏天里,她的胸部缠满血淋淋的纱布。那种窒息和苦痛是来自rou体和精神的双重压迫。 母亲还说,即使如此,那女人不久之后依然会死去,因为她的癌细胞已经扩散了。当然,她自己并不知道。 夜里,我躺在自己房间的小床上,听到从前院隐隐约约传过来葛氏女人长长的呻吟,格外恐惧,树叶发出飒飒的抖动声,仿佛近在咫尺,与那女人的哼吟遥相呼应,我惊恐地把手放在胸口上,摸索起来。 果然,我从自己的徽微隆起的胸上,摸到一个yingying的小疙瘩,就在rutou底下。我再摸另一只,同样摸到了一个yingying的疙瘩。这下,我真的吓坏了。 整整一夜,我翻来覆去,无法睡着,想象不久之后我会同前院那女人一样即将死去这件事情。 听母亲说,死亡就是把生命咬碎。没有哪一种消失会比死亡走得离我们更远,没有哪一种解脱比死亡更加彻底,没有哪一种背叛比死亡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