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第十三章生变 (第1/2页)
16.第十三章 生变 “王爷。”书言毕恭毕敬的立在桌案前。 荣逸轩刚下了朝,衣冠还未替换,便心情极差的将自己关在书房。 方才朝堂之上同程清肃又是一阵争执,这回细分到漕河运粮,皆是头疼之事。 于王敛财越发嚣张,这回打了冬祭器皿的主意,皇上竟也睁只眼闭只眼。好在那冬祭金箔杯碗甚是无趣,于王原封不动的退回来。 可他荣逸轩的面子却挂不住。 书房内,他执笔的手半天未书一字。 “说吧。”他开口时,那棱角分明的俊逸脸庞冰霜覆盖般阴冷了很久。 而书言也早已站得脚发麻。 “回主子,皇上口谕,闻已故大学士苏熙之女苏若芸,年已十七,品貌端正,冬祭大典,着苏若芸进宫参拜,与荣亲王府轿辇同行,不得有误。”书言一口气说完。 荣逸轩的脸色又暗了下,随即竟然明朗起来:“何人来宣的?。” “常公公。”书言如实回答。 “常德宣的,那便错不了。”荣逸轩玩味似的冷笑,撂了笔“皇上也该是有动作了。” 书言公然带了轿子招摇过市的去接人,这王府的事要传到皇上耳朵里太容易不过。 “可是王爷,那苏若芸是程王府关注的人…”书言小心的提醒。 荣逸轩站起身,看他的目光犀利无比:“程王府关注的人,本王带去给皇上,不知程清肃可有功夫再和本王吵。” 书言低头不语。 她三载楚府日子不好过,王爷又同她喝茶,落水搭救、病后探望,那苏姑娘现在瞧王爷的眼神怎么看都是“倾慕”二字。 但苏姑娘举止得体,同郡主交好,王爷更是亲自搭救于她,想要坐山观虎斗,王爷万一后悔可如何是好…荣逸轩见他迟疑,不由冷笑:“那苏若芸自小被苏熙养在深闺,。苏熙的事恐怕从不与她说,京中又无可靠亲眷,本王当她寻常女子留了也无妨,可既然皇兄开口还传来了圣旨,本王岂敢不从。” 他咬重了那“岂敢不从” 那日在后院中随口提起赋税一事,她虽无滔滔不绝说什么,可他与程清肃能争上大半日的观点她倒是寥寥几句直接点了出来。她针砭时弊的才华,怕是从了苏熙般敏锐而豁达。 她感恩他,兴许也倾心他的善待,可落棋无悔的道理他岂能不懂。 “那日闯王府的人可找到了?”他忽然问。 书言露出为难的神色:“并未寻得,怕是武功极其高强,能避所有人耳目。” “或是精通术法,连本王也不放在眼里?”荣逸轩皱眉,寻思猜测着略有不安。 书言竟害怕起来,一时间站在那儿不知所措:“王爷的意思,可是那赵无阳祭司?”世间精通术法莫非还有别人? 荣逸轩淡淡扫过书言惊慌的神色:“四个异姓王府能人辈出。”像程清和这么大动静的,只怕是最次的。 “可至今无人敢验证。”书言回答的干脆,似是说到了什么触碰不得的忌讳。 荣逸轩挑眉,不悦之色愈甚:“论大局,这几人倒还是天颐的恩人,本王该庆幸他们并没有公然与本王为敌?” 只是保住他皇兄的江山,不被任何人染指,包括他。 书言垂首,忽然想起什么又抱拳“王爷,京畿驻军处王大人曾来报,清平教党羽似有混入京城的可能,冬祭将近,王爷好生防备才好。” “知道了。”他闷闷不乐,背着走踱了几圈,又重重的叹息:“那苏若芸近来如何?” 书言这才松了口气:“回王爷,苏小姐闭门读书而已。” 别院中,若芸裹着褐色的斗篷坐在天井中书写,日上三竿,阳光透过院中唯一那棵梧桐树、斑驳的落在她日益红润的脸上。她不以为意的奋笔疾书,不时停下咬着笔杆斟酌。 身旁的书本堆了有二尺高、七八摞,带晓红去借的时候,荣瑛郡主就差把书阁搬给她,她左右推辞才能看到区区几百本被运来,她一俯首便给淹没了。 待黄叶落了满地,她的字也写了满几页纸。站起来舒了舒筋骨,便觉得自己头昏脑涨。 不比从前在苏府成天吟诗作画,这三年来她笔墨未沾,写这几页费了多少精力,慢不说,有时候一个错念便要撕去重来。 “小姐!小姐!不好了!”晓红老远就大呼小叫的冲来。 到了她跟前像掉了魂一样,直勾勾的瞅着她:“小姐!大事不妙!我听说皇上冬祭宣了小姐同去?皇上什么时候认识小姐的?皇上他要干嘛…唔…”“不要命了?”若芸一把捂住她的嘴,吓唬道“方才书言来传过口谕,我早知道了。” “啊?”晓红挣开,瞠目结舌“小姐你知道啦?你怎么这么…这么…”她瞥眼看去,若芸今日写的东西比昨日还多,神情淡然的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这么无所谓?”若芸瞧着她,伸手替她理好散乱的额发“皇上要宣,谁敢拦?” “可是…万一…皇上…那个…”晓红结结巴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说。心一横才咬牙道:“万一皇上是闲来无聊看上小姐了,那荣王爷怎么办…” “没有万一,皇上未曾见过的。”若芸瞪她。 “可是…可是王爷…”晓红还是不甘心。 若芸再瞪:“王爷什么王爷,有有那一遭,抗旨是死罪,我只能听天由命。到时候,你不如担心你家小姐我,会不会被打入冷宫啊?” “这…我…小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