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5:铁血文明_第二节一统棋局最后一手务求平稳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节一统棋局最后一手务求平稳收 (第2/3页)

军不计,我军可战兵力已在四十六万余。以臣谋划:陇西可派出铁骑三万,反击西羌匈奴;燕赵兵力可增至十五万,一举平定燕赵残部;九原云中,留守五万人马,配以大型连弩千具,足以防御阴山匈奴;所余二十余万,攻灭齐国当足以胜任!”

    “诸位以为如何?”嬴政笑问一句。

    “臣赞同!”几位大臣将军异口同声。

    “王贲之见?”

    “臣赞同上将军三面开战方略。”王贲站了起来“然,臣对兵力铺排稍有不同处:平定燕赵残部,十万铁骑足矣!陇西兵力,当有增加。匈奴西羌合流,若不一战灭其威风,则后患无穷,该当重兵痛击!”

    “如此补正,臣亦赞同!”蒙恬立即点头。

    “王贲筹划燕赵追杀战已有年余,有成算了?”

    “禀报君上!臣决以十万之师,一战平定燕赵残部!”

    “好!将军猛士壮心,必能斩夙敌残根!”嬴政高声赞叹。

    “老臣一言;君上姑妄听之。”

    “老国尉有话,尽管说。”嬴政顿时肃然,回到了王案正襟危坐。

    “老臣之意。三面开战,方略该有所不同。”尉缭子苍老的声音回荡着“西部北部,非外患,即顽敌,故须霹雳痛击。齐国一面,则当大兵压境,徐徐缓图,若cao持得当,齐国或可不战而下。此等方略,老臣定为八字:西北峻急,东齐缓压。”

    “国尉方略,臣亦赞同!”李斯高声道“齐国君弱臣荒,数十年不修兵备,如今五国已灭,齐国方有边地驻军之举,未必上下同心。若能以顿弱上卿入齐周旋,再加二十余万大兵压境,齐国很可能不战而降。”

    “老国尉方略,尚有另外一利。”蒙恬欣然道“我军二十余万压于齐国边境而暂不开战,既威慑齐国以待其生变,又可策应西北以防不测。若果真西北兵力不济,可随时发兵增援;若西北顺利早日完胜,则可合兵压齐,其时无论齐国战与不战,我都可一举底定大局!”

    “将军悟性之高,老夫佩服也!”尉缭子不禁赞叹了一句。

    “老臣无异议。”老丞相王绾表态了。

    “臣等无异议!”举殿异口同声。

    “好!诸位既无异议,本王归总铺排。”嬴政再次离座起身,走到了王台下的羊皮地图前“大兵压齐,由上将军蒙恬总率二十三万大军,月后开兵东进;追杀燕赵残部,由将军王贲率十万兵马开战,务求斩草除根!陇西反击,由一员大将率八万铁骑,与翁仲将军合兵,务求一战痛击匈奴西羌,安定西部!云中九原之防御北部匈奴,由蒙恬一体处置。”

    “陇西一路,何人统兵?”老尉缭突然问了一句。

    “陇西主将,容我思谋几日。”嬴政似有所属又颇见踌躇。

    “老臣直言,陇西将兵,莫如李信。”

    尉缭声音不大,却使所有的大臣将军都深感惊讶,偌大厅堂一片寂然。须知秦国法度严明,李信败军之罪尚未论处,已经是大大地法外特例了,若再任一路统兵主将,任谁也不敢做如此想。当此之时,老尉缭竟能认定李信,实在突兀之极。然则,嬴政却似乎并没有如何惊诧,反倒是淡淡一笑道:“老国尉,何以如此啊?”尉缭笃笃笃点着竹杖道:“李氏一族,根在陇西。李信为秦军四大主将时,陇西李氏引为荣耀。李信统兵灭楚,陇西李氏几乎举族男丁入军;李信战败,陇西李氏则深感蒙羞,尝思雪耻。今陇西遭匈奴西羌劫掠,李氏一族岂能不同心奋战?若得李信为将,岂非猛虎添翼!就事而论,李信为将,两大利:其一,能于人民散居之地立定轴心大聚人心;其二,能于羌匈飞骑之前,大展李信铁骑奔袭战之长…”

    “老国尉如此说,不怕坏我秦法?”嬴政面无表情。

    “起用李信,老臣不以为坏法。”尉缭扶着竹杖颤巍巍站了起来“秦军新起,大将多为新锐。灭国之战,更是五百年未曾经历之存亡大战。我军摸索而战,付出代价事属必然,偶有闪失更是在所难免。法以强国,法以爱民,此商君之言也。若败战必杀将,则将能几人存哉!将之不存,国何以强?民何以安?夫天下有战以来,若武安君白起之终生不败者,是为战神,万中无一也。常战之将,胜多败少足矣!春秋之世,秦军东出大败,穆公不杀孟、西、白三将而最终称霸。今日秦国要一统天下,岂能无如此襟怀也!”

    “老国尉此论,诸位以为如何?”嬴政叩着书案沉吟着。

    “国尉之论,臣等赞同!”举殿异口同声。

    “好!”嬴政一阵大笑“陇西主将之所以未定,本王也是犯难。陇西郡守说过几次,陇西将军阮翁仲勇猛绝伦,只是运筹稍差。若是小战,本王信得翁仲。然则,此次匈奴西羌联兵大进,陇西一旦有失,关中立见危机。故此,我也想到了李信…”嬴政没有再说下去,起身走下了王台,走到了尉缭面前,肃然地深深一躬“老国尉公心至大,开嬴政茅塞,谨受教。”

    “秦王有此海纳胸襟,天下定矣!”老尉缭跺着竹杖哽咽了。

    “不说了。”嬴政转身下令“蒙毅立刻拟定王书,调李信兼程还都!噢,要对上将军备细申明朝会情形。”蒙毅答应一声,立即转身去了。

    在各方官署都在紧张运转的时候,李斯却病倒了。

    在天下将一的前夜,秦国的所有官吏都倍感压力之巨大。与战事军事相关的官吏,人人忙得脚不沾地。兵力调遣、民力征发、新兵训练、粮草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